注销公司本想省钱,结果反而倒贴钱进去了!
作者:诚立会计 | 发布时间:2025-03-06
注销时,发现账面有库存,是该喜还是该悲呢?这是雪中送碳还是汤手山芋呢?请准许我故弄玄虚,引你入局。
1、血泪案例案例1:食品公司张老板
张老板经营一家食品经营,主要卖的有酱油、方便面等产品。23年张老板打算把公司注销。账面上有40万的库存临近保质期,张老板交待会计处理,会计直接成本价0元处理。
直到注销,这小小的库存又捅出了一个马蜂窝,税务要求按照“市场价”来进行补缴增值税.......
建议:如果你经营一家食品类的公司,面临账面库存过期,这个时候,你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提供质检报告+第三方评估报告。为今后,这个产品为啥0或低于成本价格处理,有一个系统的证据链。
案例2:商商公司李总
李总经营一家电脑公司,经营有十多年,想着注销公司,在注销公司的过程中,发现账面有库存,有人给李总出一计,说,虚构销售合同冲平库存。
只是好巧不巧,这件事情被捅出来了,结果因虚开发票,被判3年。
2、注销公司的这3大坑,咱别踩
坑一:亏损有猫腻
如标所示,假如此时此刻,一家公司要去办理注销,账面上显示是亏损的。这个时候也别着急忙慌的拿着相关的报表,直接去注销。
正确的步骤:
第一步:先检查,收入真实性,成本真实性,开销的真实性。
第二步:针对不清楚不楚或不归属于公司的成本或开销,这个时候直接做减法。
第三步:亏损别高兴的太早,一定要真且实。
坑二:账面有库存
账面有库存,到注销的那一天,该清算的就得清算了。比方说,账面有50万的库存,我按什么价格处理呢?原则上是“市场价”或以前出售这类产品的价格等。如果低于了成本价,别有一个合适的理由。是你的行业原因,比方说,你是做食品的,快到期了,所以赔本卖。
一句话:“库存得处理”。
坑三:老板向公司借钱
公司都注销了,这个时候这笔账确实得算算啦!如为借款,在注销前需归还给公司。如没有归还。老板或股东,即是投资者又是利益的即得人。那就需要按照“借钱”金额来缴纳20%的分红个税,这个点,你可以理解或看成有这么一件事情,别大意了。
注销后,税务再也没有这号企业了,所以关于这家公司的大事或小事,都且得认真兼仔细的处理它。